申诉人在辩述中承认,申诉人与某县螺钉厂于1988年签订了“联营引进设备协议”。该批设备由该县螺钉厂出钱,以合资公司自用设备的名义引进,设备放在合资公司所在地进行生产,所得产品对半分成。后双方合作生产几个月即告停产,该设备现仍存放在合资公司。申诉人认为,被诉人指责其隐蔽该设备情况是没有根据的。理由是:在股权转让时,申诉人虽未将该设备列进转让设备清单,但将该设备移交被诉人保管,并对交接代表作过口头说明,而且在移交资产与资料时将该批设备和合资公司与某县螺钉厂所签之联营引进设备的协议复印件移交予被诉人。股权转让后,该县螺钉厂还曾多次派人与合资公司协商拖回设备,因此,被诉人对设备的来龙去脉是清楚的。
关于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债务是否清偿问题,申诉人认为,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与某县螺钉厂之间不存在被诉人所说的未清偿债务。其理由是:所引进设备的货款完全是由该县螺钉厂支付。该批设备实际上是由该县螺钉厂委托某机械模具公司进口,只是以合资公司自用名义报关而已,而该县螺钉厂与机械模具公司之间的设备购销事宜已经结清。另外,关于办理该批设备的复出口手续所可能发生的费用,该县螺钉厂已出具保函,保证与合资公司无关。申诉人认为,合资公司负责为该县螺钉厂办理货物报关和所有权转让手续并非是债务。
(二)关于办理设备转关手续问题
申诉人称,根据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与某县螺钉厂之间的协议,现可在海关办理设备的转关手续,然后由该县螺钉厂将设备拉走。股权转让后的合资公司在其与该县螺钉厂的一份协议中,也承认可以办理,但被诉人以合资公司新老股东之间债务未清和其他借口拒绝办理设备报关事宜,消极地对该设备不予处理。
被诉人辩称,进口设备事宜未理清是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的债务,应由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股东负责清偿。由于当初设备是以合资公司自用名义进口的,现在需以合资公司名义办转关手续。为办转关手续,股权转让后的合资公司已提供所需有关材料,予以协助。为什么转关手续至今尚未办妥则不清楚。
被诉人还提出,合资公司是一中外合资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被诉人虽是合资公司的股东,同时也是一独立法人。被诉人作为独立于合资公司的法人实体,不应承担任何应由合资公司履行的义务。
二、仲裁庭的意见
仲裁庭经过调查,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确认如下。
在双方当事人转让股权之前,合资公司曾于1987年12月15日与某县螺钉厂订立协议书,双方约定:由合资公司通过银行贷款为该县螺钉厂引进自攻钉生产设备,并由合资公司为该县螺钉厂培训人员,合作生产,以产品归还合资公司;由该县螺钉厂借给合资公司46万元人民币作为流动资金,在培训结束时归还。实际上,设备的进口是由该县螺钉厂委托某机械模具公司进口,并以合资公司作为合资企业生产自用为名报关,设备款46万元人民币由某县螺钉厂与某机械模具公司直接结算。设备进口后,一直存放于合资公司。上述事实有机械模具公司和该县螺钉厂订立的“购销合同”、机械模具公司代理某县螺钉厂进口设备结算清单、合资公司与县螺钉厂订立的“关于解决标准件生产设备协议书”为证。
根据上述事实和整个案情,仲裁庭作出如下分析和判断:
(一)根据双方当事人签订的且已生效的“股权转让合同书”中的规定,被诉人将保存在合资公司帐户上的股权转让剩余款支付给申诉人的条件是:股权转让款在偿还合资公司股权转让前发生的债务后还有剩余,且在股权转让正式生效日起三个月内,未发现其他属合资公司股权转让前发生的债务。
债是指特定人之间请求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民法意义上的债与民间俗称的债的概念不同,它不仅限于借贷关系。
双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证明,联营引进设备的协议是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与某县螺钉厂签订的,该批设备实际上是由该县螺钉厂支付货款,以合资公司生产自用名义进口。股权转让期间和股权转让后,县螺钉厂于1990年6一7月间、1990年11月和1991年11月多次派人来深圳,一再主张对该批设备的所有权,要求合资公司办理有关手续,以便将设备拉回某县,并与股权转让后的合资公司签订过有关协议。对县螺钉厂就该批设备所有权所提出的主张,以及为拉回设备所提出的有关要求,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早在其1989年10月20日的“关于XXX县螺钉厂进口台湾设备一事说明”中也曾明确认可。由于设备是由股权转让前的合资公司,以合资企业生产自用名义免税进口,依照法律规定该设备不得转卖或租赁给其他国内企业。所以合资公司的上述作法实际上是规避法律的行为,而在此种情况下某县螺钉厂是无法获得该设备的合法所有权的。可见,合资公司与该县螺钉厂之间在该批设备的问题上存在着债权债务关系。该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于股权转让前,但该债务至今未能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