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阶段,双方最终达成“按照100万赔偿”的协议。杨女士说,在住院前期,自己已经支付了6万元医疗费,审判期间,涉事车辆拍卖支付了14万元,达成赔偿协议后,又支付了20万元,目前还有60万元等待支付。“60万是什么概念?我每个月几千元的工资,一分不用筹集十几年才够赔这60万。”杨女士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因为这样一次搭车,让自己和家庭陷入被动。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刘先生特别授权的律师,该律师没有否认双方已经达成赔偿协议,但律师表示自己不便透露案件信息和刘先生的联系方式。
好意同乘
随着私家车的迅速发展,有车族往往会在上下班路上免费捎带同事、邻居或者在节假日载上朋友一起出游。像杨女士这样因“搭便车”而引发的法律纠纷却屡有发生。这也牵扯出了一个不能忽视的法律问题———“好意同乘”。
所谓“好意同乘”是指经同意无偿搭乘他人车辆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好意同乘”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搭车人损害的,应当减轻驾驶人的赔偿责任,但驾驶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搭车人有过错的,应相应减轻驾驶人的赔偿责任。
朋友要搭车
你该怎么办?
好意让朋友搭便车,结果却让自己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包袱,怎样才能规避风险成了有车族关心的话题。
买保险能否降低风险?
“保险只可以起到分担实际经济损失的效果,不能分走责任人(往往是司机或车站)的赔偿责任。”四川华楚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敏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特别是在私人之间搭车或拼车的情况,车主或驾驶人员的风险巨大。徐敏介绍,搭车的人的伤害往往发生在车内,而乘坐险保额较低,目前主要包括1万、2万、5万和10万标准,但车主在参保时往往只会选择一两万的乘坐险,甚至不购买乘坐险。
律师同时指出,家庭轿车搭载朋友出行,即便朋友购买了交通意外险或者人身意外险,只是受害一方可以获得更多的赔偿,依然不能降低司机本人的赔偿责任和法律风险。所以,谨慎驾驶,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才是避免风险最有效的办法。
事先签免责协议是否有效?
徐敏指出,类似搭车出行的情况,生活中存在各方当事人签协议,明确出了事故造成伤害或损失,搭车的人不要司机负责。但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造成对方人身伤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这也就是说,事故一旦造成人身伤亡,即使有约定,也不能免除司机或车站的责任。
“搭顺风车尽管很节约成本,但潜藏风险巨大。”成都商众旅行社负责人黄波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搭车事件中,开车人往往会承担更大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究竟由开车的人承担,还是同车人共同分担,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成为矛盾的爆发点。
搭 出了事咋办
“在市区内开车,一般不会出什么大的交通事故,让朋友搭车应该不会遇到这种事,如果出远门的话,最好不让别人搭车,谁也不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事。”车主吴先生说。
不搭 人情上咋办
“完全不让朋友、同事搭车也是不可能的事。”作为某车友会的一员,车主马先生认为,“如果自己的车空着又顺路,却不让朋友搭,这与我国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相违背。”
多知道点
明知不能载人仍乘坐
搭车人也有过错
2013年7月的一天,浙江人汪某驾驶一无牌三轮摩托车载着好友邵某去汽摩城买车,不料途中发生车祸,致使坐在后座上的邵某摔倒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交管部门认定汪某负全责。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是在“好意同乘”时发生的交通事故,汪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明知不能载人仍载人,以致发生致同乘者死亡的交通事故,负有重大过错。邵某搭车时应当知道该车不能载人,仍无偿搭乘该车,也存在一定过错,据此,应相应减轻汪某的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