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17年,丈夫突然提出离婚。庭审中才得知,夫妻共有的一套房屋早在5年前已被丈夫卖掉,而买受人竟是半年前租住该房的女房客。恍然醒悟后,薛雯琼将丈夫施俊华及“租客”杨毓敏告到长宁区法院,要求确认两被告之间的房屋买卖无效,将房屋产权恢复登记到施俊华名下。她的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租客竟是卖房人
薛雯琼与施俊华1992年结婚。2009年12月,施俊华向法院起诉要求与薛雯琼离婚,毫无思想准备的薛雯琼感到十分意外。但让她更加意外的是,在法庭调查财产情况时,施俊华竟说婚后购买的一套售后公房已经卖掉了。房子不是出租了吗?薛雯琼大为惊讶。
由于薛雯琼不同意离婚,施俊华撤回了起诉。之后,薛雯琼开始对房屋情况进行调查。原来,早在2005年1月房子就已过户到一个名叫杨毓敏的女子名下,而这位杨毓敏却以租客身份于2009年上半年住了进去。租客原来是房东!
去年8月,薛雯琼向法院起诉。薛雯琼认为,施俊华与杨毓敏恶意串通,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涉讼房屋签订所谓的房地产买卖合同,损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确认施俊华与杨毓敏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将房屋产权恢复登记到施俊华名下。
两份证据道原委
施俊华向法庭辩称,涉讼房屋原来是他父亲承租的公房,2002年他和父亲共同出钱将房子买下,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自己有权将房子卖掉。杨毓敏则表示,自己购买涉讼房屋并无不当,已经付清34万元房款,善意取得了房屋产权。
为证明两被告是虚假买卖,薛雯琼向法庭提供了两份证据。一份是杨毓敏落款署名的协议书,协议书称:本人因公司缺少资金周转,借用施俊华家的一套房子到银行抵押贷款,本人承诺在2006年5月之前尽快还清贷款,将房子归还给施俊华。时间为2005年10月8日。另一份是薛雯琼在去年4月22日与杨毓敏的电话录音。电话中,薛雯琼先向杨毓敏宣读了上述协议书的内容,接着问杨毓敏,协议书是不是她写的。杨毓敏称此事已解决,钱已在写这份协议书之后给施俊华了。施俊华和杨毓敏则表示,协议书不是原件,电话录音是偷录的,都不认可。
虚假买卖属无效
法庭经审理查明,2005年1月14日杨毓敏以系争房屋为抵押向银行借款20万元。之后银行向杨毓敏放贷20万元,并根据杨毓敏的申请将贷款划转到施俊华的银行账户,施俊华在同年2月1日至19日期间分5次将20万元取出。截至今年7月,杨毓敏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为15.88万元。
法庭认为,房屋是薛雯琼与施俊华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产权房,产权虽然登记在施俊华名下,仍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杨毓敏在电话中并未否认协议书的存在,并称在协议书形成后已将钱还给了施俊华,协议书与电话录音可以相互印证。杨毓敏是这套房子的买受方;施俊华出售房屋后仍长期居住在内;施俊华对提取20万元后的资金去向及用途也未提供证据。综上,法庭认定两被告之间并不存在真实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两被告订立合同的目的不合法,而且侵害了原告的利益。遂作出以上判决。
通讯员 章伟聪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