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乞丐的双面人生
成都昭觉寺汽车站附近,时常会出现一位老婆婆,跪在路边双手合十,不停作揖向路人乞讨。而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大爷,总是陪在她身旁不远,不时还会领着个约两岁的小女孩。两人上午八九点钟出来乞讨,下午1点之前准时收工。如此规律的乞讨,以及两人整洁的衣着,不免让人产生种种疑问,记者对他们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了解,揭开了他们沿街乞讨背后的真实生活。
A面
自报家门夫妻结伴乞讨几十年
6月20日,在昭觉寺汽车站附近,记者第一次见到了这对长期在此乞讨的老人。
老婆婆头发斑白,身穿一件灰蓝色碎花布衣,下着一条大红色的裤子,跪在路边,身前放有一个圆口白色搪瓷碗。离她不足一米远的地方,坐着一位光头圆脸的老大爷,目光始终关注着这位婆婆。
暗中观察的两三个小时里,老婆婆双手不停地挥动着向路人作揖乞讨,几乎没有停止。只有当身前放置的搪瓷碗被好心路人施舍的钱装满时,她才会停下,拿出一个红色的小方盒,小心地将钱收好。
上前与大爷攀谈,得知这位太婆姓黎,已经70多岁了,并且是位残疾人,又聋、又哑、又瞎,很是可怜。
说到与这位太婆的关系,大爷也直言不讳,称二人是夫妻,但膝下并无子女。
大爷说自己姓袁,和黎婆婆都是安岳县人,自己已经73岁了,从老家出来几十年,基本都是以乞讨为生。
袁大爷说,由于老伴有残疾证,以前坐火车免票,所以两人就全国各地到处乞讨,但也多次被当地民政部门遣返。
袁大爷表示,自己和老伴在成都没有固定住处,有时一天只要得到几元钱,夜里就蜷缩在天桥下休息。但袁大爷身上雪白的衬衫,怎么看也不像露宿天桥的样子。见记者生疑,袁大爷只好解释说,“在桥下面找点儿水就洗了。”
眼见已临近中午,记者建议袁大爷先带黎婆婆去吃点儿东西。可袁大爷却说,“要到钱再去吃,没钱咋吃饭?”
自称有“家” 吃的是糙米
老人住在出租房
接连几天袁大爷和黎婆婆都没有出现在昭觉寺汽车站附近。
当再看见他们时,是在外曹家巷的一条路边,黎婆婆依旧是跪在路边,不停地作揖乞讨,袁大爷却在街道另一边的长椅上打着盹儿,而他身旁还多了个两岁左右的小女孩。
原来他们偶尔还会到附近的几个菜市行乞。“带到娃娃要好要些”,问起孩子的来历,袁大爷称孩子是捡来的,并显得有些不耐烦,不一会儿就牵着孩子离开了。
多次跟袁大爷接触,记者提出想要帮助他们,袁大爷立即热情介绍起自己的情况,并且拿出了自己的身份证。
身份证上显示,袁大爷名叫袁德茂,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姚市镇九峰村6组人,今年的确已经73岁了。
袁大爷也承认自己和老伴并没有露宿街头,而是在昭觉寺附近租住了一间平房,一个月150元的租金。
随后,记者跟随袁大爷来到了他们位于昭觉寺附近城乡结合部的出租房。
从门缝钻进去,一股霉臭味扑鼻而来。七八平米的平房内,没有一扇窗户,透过微弱的灯光,只见屋子最外面摆着一个蜂窝煤,上面放了些锅碗瓢盆,看起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用过了。袁大爷还刻意捧出一把糙米给记者看,“只有吃这个”,袁大爷无奈地说。
只是这间没有窗户的霉黑小屋,怎么看也不像是有人长期居住的样子。
B面
记者暗访 带过40多个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