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方案实施前的2007年年底,上海就曾有两个区,在未经报批的情况下擅自违规发放节日补贴,后被检举事发,其主管领导遭到严肃批评,违规发放的补贴,亦被要求追回。
未经官方确认的信息是,随后,上海市审计部门曾对部分区县进行核查,发现违规私自发放津贴补贴的问题并非局部,最终痛下决心,出此狠招。
但即便如此,依旧有上海公务员对规范前景表示担忧,“相应的公务员人事编制制度、绩效考核制度、政府公共财政制度,若不相应作出调整,公务员津贴补贴规范难免呈单兵突进状态,难免回潮。”
改革阻力或将日益强烈,有公务员直言,在上海,公务员队伍日益精英化,现有收入相比一些垄断国企、外企并无竞争优势,且升迁机会与薪资上升空间均有限,“所谓权力寻租,只是极少数不法官员的专利”。
这并不意外,公务员收入的每次调整和改革,无不引起内外争议,关键在于科学的薪酬体系尚未确立。
复旦大学孙琳博士建言,合理的公务员薪酬体系应兼顾对应于基本岗位职责的固定薪酬,以及结合绩效考核结果的动态薪酬。同时,根据“外部平等”的原则,引进独立的专职评估机构,按照当年通货膨胀情况以及参照企业相应职位的薪酬水平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政府部门劳动力价格与市场价格的接轨。
而这些,显然不能靠铁腕清理的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完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