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区委原书记杜欣特大腐败案透视

开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兴盛(后左)讯问杜欣

杜欣在法庭上受审

开封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天佑(右二)

出庭支持公诉法警为杜欣戴手铐
杜欣,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委原书记(副厅级),涉及149人行贿、涉案金额近千万元的腐败案主角。2007年底,河南省开封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杜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院审理查明,杜欣利用职务便利,在职务晋升、工作调整、安排就业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217次收受、索取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550余万元、美金2.5万元及价值3700元的电脑1台;利用管理新华区人事、财务等全面工作的职务便利,贪污公款两笔共计35万元;身为国家工作人员,杜欣有现金、存款、房产、股票、债券等财产共计1360余万元、美金4.14余万元,对其中人民币374万元、美金1.6万余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案发———“短信事件”牵出特大腐败案
平顶山市,商周时代应国所在地,又称“鹰城”。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中国煤炭工业城市。全市辖六县(市)、四区,新华区是其中之一。新华区面积157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余人,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位居河南省城区十强。杜欣在这里当政8年,步入人生顶峰并跌入犯罪深渊。
2006年10月,平顶山市的领导干部和党代表都收到了一条短信,这个来自陌生号码的信息是辱骂时任平顶山市委书记邓永俭的。“短信是一首顺口溜,对市委书记本人进行谩骂,对他的政绩进行攻击,煽动党代表们不要再选举邓永俭任市委书记。”一位看过这条短信的干部说。这条短信发布时,距离平顶山市第七届党代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月,而且这次会议是换届会,所以平顶山市上上下下都十分敏感。“短信事件”被迅速上报到公安部。短信发布者很快被锁定:时任平顶山市新华区委书记的杜欣。
很快,杜欣被查处。他不仅交代了“短信事件”,还交代了贪污、受贿等犯罪事实。在担任新华区委书记的8年间,杜欣共收受149人的贿赂。“短信事件”出人意料地牵出了一个涉案金额巨大、牵涉官员众多的腐败案。“新华区的官场似乎发生了一场地震。”一位当地官员如是说。
卖官———把权力换成金钱
杜欣的受贿记录从担任新华区委书记的第二年开始。从平顶山市委副秘书长到新华区委书记,这一职场角色的转换,让杜欣对自己的仕途充满信心。上任一年间,他对新华区全面建设前景设计出了充满希望的蓝图。然而,伴随着权力增加,他便开始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
一天,一位不速之客敲开了杜欣办公室的门,她叫李萍(已被判刑),是新华区曙光街道办事处一名普通干部,她向杜欣表明希望能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的愿望后,留下了1万元人民币和价值6000元的公文包及8000元购物卡。2000年9月,经杜欣同意,李萍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曙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尝到甜头的李萍从此变本加厉地投杜欣所好,不但自己向杜欣行贿,还介绍他人向杜欣行贿。2003年春天,杜欣因病住院,此时已升至曙光街道办事处主任的李萍利用这个机会,带着辛某、孙某到医院看望。辛某对杜欣说:“杜书记,我们办事处书记的位子空着呢,能不能让李萍接任?”杜欣想了想说:“她当主任才不久,先干着吧。”见杜欣没有直接表态,李萍等三人主动说了“李萍升任办事处书记、辛某升任办事处主任、孙某当某村支部书记”的愿望后,辛某将早已准备好的2万元人民币塞进杜欣的枕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