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人当自强不息
——在西南政法大学2015届毕业典礼暨授位仪式上的致辞
校长 付子堂教授
今天,2015年6月15日,是西南政法大学的一个“大日子”,又有一批“士子”即将离开西政校园,奔向天南海北,去往四面八方。首先,我代表学校热烈祝贺大家在“博学笃行,厚德重法”西政校训的激励下,通过自强不息,终于收获了学业上的成功!
也借此机会,衷心感谢我们的老师、家长和校友对同学们的关心关爱!尤其感谢今天专程来校参加同学们毕业暨授位盛典的各位家长、校友、新闻媒体朋友及其他嘉宾,特别是广东校友会王波会长,深圳校友会钱伯明会长、廖明霞秘书长和罗威小朋友。
今天的毕业暨授位仪式,既是一场伤别离的纪念,也是一个新起点的宣告。经过在西政这所神圣殿堂的数年“修练”,各位同学已到“出关”之日。在大家面前展开的,将是一条全新的人生之路。前面的道路是起伏的,个人的命运是未知的。我衷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一以贯之、始终坚持一种精神——自强不息。
重庆人民、西政师生都不缺乏自强传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天,6月13日星期六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抗战影像志》之“重庆大轰炸”,首次披露了许多当年的珍贵史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1938年到1944年6年零10个月的时间里,重庆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挺过了日军实施的共218次地毯式“无差别轰炸”,最终与全中国人民一道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这是一种自强精神。
同样,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文革”动乱等带来的种种冲击与波折,西南政法全院师生和衷共济,逆境奋发,终于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铸就了今日社会公认的“西政现象”,打造了响当当的“西政品牌”——这也是一种自强精神。
今天我想特别告诫大家:自强不息乃是西政精神的核心。西政人当自强不息!
——修身乃自强之本。孔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各位同学要通过修身让自己变得睿智、仁爱、勇敢,成为智者、仁者、勇者。尽管时代在发生着巨变,但修身的内核却永恒存在。你睿智,中国就多了一份明亮;你厚重,中国就多了一块基石;你仁爱,中国就多了一份温暖。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写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这就是所谓“修身先正心”。虚其心,自会受天下之善;大其心,方能容天下之物。每个人正直善良的内心,正是自己精神自由的起点,也是社会公正的泉源。作为西政人,一定要努力锻造一颗强大的内心,在常态和非常态中修炼自身。西政人相信:自强不息涵养我们的品性,锻造我们的风骨,是西政人安身立命、修身养德之本。我愿各位同学永远择善而从,修身不倦。
——坚持乃自强之基。不久前谢世的著名诗人汪国真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一句名言十分流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坚持,应当成为西政人最可贵、最强大的生命特质。我常在校园里遇见晨读的同学,也常在学术报告厅里看到没有座位却坐在地上或站在过道中专心听讲的学子。我相信,这就是西政学子最基本的坚持,它折射出同学们内心的坚守,最终也将引导你们生命的航向。坚持不懈的品质,能助西政人飞得更高。古代法家李斯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作为西政人,决不可以幻想今天刚起步,明天就能到达终点;今天刚栽下一棵树,明天就能结出果实。西政人相信:自强不息是坚持的力量,任凭时光的冲刷,依然能聚合成巨大动能,所向披靡。我愿各位同学永远认准目标,坚持不懈。
——担当乃自强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社会是一张大考卷,它写满太多的难题;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它通过熊熊烈焰提炼真金。人们经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今天我还想强调,责任就是本份。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时代,海量信息中碰撞激荡的思潮在不停地拷问着我们的价值观,现实世界里纷繁杂陈的问题在不断地干扰着我们的判断力。也许,我们对目前的某些社会不公强烈不满,甚至深恶痛绝,但切不可沉溺于迷惘与困惑中,更不可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作为西政人,面对责任要学会担当;面对邪气要勇于亮剑。西政人相信:自强不息,是坚韧的种子,即使在艰难困苦的岩石下,依然能生根发芽,绽放出倔强的花朵。我愿各位同学永远固守初心,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