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办的中国房地产高峰论坛上,针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双轨制的建议,中国房地产协会前会长杨慎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王国刚表示,房地产发展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方向不能动摇。
市场化功大于过
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些年过分强调住房的商品化、市场化,是导致调控房价失败的原因之一。并且提出“应当按自建房、单位建房占到整个住宅供给量的70%-80%,留下的20%左右的空间给商品住宅”。
对此,王国刚表示,如果这个观点成立,就意味着中国1999年到2001年的公房改革失败。
“不能因为眼下商品住宅市场上有问题,就认为我们发展商品住宅市场搞错了,现在的问题是发展中和发展不足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发展市场的问题。” 王国刚认为。
王国刚说,与公房改革之前相比,还是有很大的进步。“过去单位建房中以权谋私的事、腐败的事少吗?各单位为了分房,职工打破头,这种事少吗?职工的住宅面积增长的幅度是什么状态?大家居住的情况又是什么状态?收的可怜的租金连房子维修费都不够。”
杨慎也表示,近年房地产发展比较快,就是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杨慎举例说,从建国到1980年30年间全国建成7亿平方米、共1140万套住宅,平均每年全国建成46万套住宅;而从1980年至今全国总共建了1.1亿套住宅,是过去相同时间内的十倍。
1980年我国人均居住面积不足5平方米,2000年后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超过了27平方米。
此外,王国刚还认为,住宅商品化和市场化解决了过去单位建房存在的配套设施的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各种配套设施的完善,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商品住宅的土地销售,一旦回到过去这些恐怕没有了”。
“市场化的方向不能再退回来,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我们要继续前进,在前进当中继续解决问题。”杨慎表示。
划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边界”
王国刚同时认为,目前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政策都存在漏洞,主要是适用对象太过于宽泛,必须“划出边界”。
“现阶段经济适用房界定的适用对象中,‘中等收入’人群的概念混淆不清,”王国刚说,“购买经济适用房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从而使得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急剧扩大,一方面政府难以承受负担,另外一方面真正的低收入者无法获得住房。”
王国刚建议,必须对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划定边界。对于经济适用房采取只租不卖、缴纳房价20%押金以及不得购买奢侈生活用品的政策。
在王国刚看来,廉租房实际上是用财政支持的,一个城市的财政只能支持这个城市的人口,在现阶段户籍制度逐渐取消的情况下,应该用消费水平来作为划分一个城市人口准入的“边界”。
“你的收入达不到在北京的消费水平,你就不应该进入北京,应该进入下一个层次的城市。”王国刚说,“如果那个层次的城市也不能达到,应该进入再下一个层次,城市本身是多层次的,大家怎么能往有限的几个大型城市集中呢?”
说明:转载文章的观点并不一定代表本站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