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讲古”的话题比较沉重,跟“欠债”有关。它发生在南宁一位67岁的老母亲蓝阿姨身上。这几年来,她的女儿黄文斌在6家银行办了7张信用卡,并用“以卡养卡”的方式来透支消费或套现10余万元。今年6月下旬,“以卡养卡”再也循环不下去后,黄文斌玩起了“人间蒸发”。此后,催款电话纷纷打到蓝阿姨家,催款通知书也像雪花一样飘到黄文斌的哥哥家……
“现在只要电话一响,我就感觉自己快要发疯了。”蓝阿姨告诉记者,最夸张的一天,蓝阿姨接到了来自4家银行的6个催黄文斌还款的电话。蓝阿姨安静的晚年生活,就这样被搅乱了。蓝阿姨希望,女儿黄文斌能一人做事一人当,早日回来收拾这个局面。
瞒着家人办卡消费
在亲友看来,蓝阿姨是个命苦的女人。1977年,她怀着第三胎的时候,丈夫因病去世。几个月后,她生下了老三,是个女儿。因为穷,老三黄文斌从一出生就被送回农村由外婆抚养,直到8岁才被接回南宁。由于母女之间存在隔阂,蓝阿姨和女儿的关系一直不怎么好。17岁起,老三就搬出去租房子住了。至于女儿在做什么、和什么人交往,蓝阿姨知之甚少。
2008年的一天,老二的女友偷偷告诉蓝阿姨一个秘密:“老三被人骗了一笔钱,骗子刷了她的信用卡。”听到这个消息,蓝阿姨的脑袋像被炸开了似的。她马上给老三打了电话。谁料,女儿在电话里语气很平静、也很冷淡。“她让我不要管那么多。”蓝阿姨回忆说,也是从那时候起,她才知道女儿当时已经办有4张信用卡,经常“拆东墙补西墙”。
今年6月中旬的一天,家庭聚餐。蓝阿姨无意间看到老三的钱包里塞满了银行卡。蓝阿姨一问才知道,老三办了7张信用卡,卡里已经透支10万元。“你怎么还啊?”“从来没有考虑过。拆东墙补西墙呗。”女儿淡淡的语气,让蓝阿姨又操心起来。
谎称出差实为躲债
今年6月18日,老三突然对母亲热情起来。“公司派我去广州工作一个月,之后去湛江一个月。如果我愿意留在广州,领导就把我的档案调去广州了。”老三还特意叮嘱母亲说:“如果有北京或上海打来电话,千万不要接。”蓝阿姨当时一头雾水,但老三没有多加解释。
6月19日,老三从广州打来一个报平安的电话。一个星期后,蓝阿姨再打电话过去,女儿的电话已经停机了。从那时起,蓝阿姨再也没有联系上女儿。
事后,蓝阿姨到老三所在的公司打听得知,女儿早在春节前就不在公司做事了,调去广州工作根本就是个谎言!
最可怕的事情也陆续发生。从6月底开始,不断有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打来找老三,对方要求蓝阿姨转告老三,及时还清信用卡债务,否则就要上法庭了。
这几个月来,类似的电话已经让蓝阿姨的神经绷得紧紧的。但是,她又不敢拔掉家里座机的电话线,因为她担心哪天女儿来电话,自己接不到……
无奈之下登报找人
为了找寻女儿,蓝阿姨还特地到女儿在南宁的出租房找房东打听消息。房东告诉蓝阿姨,这几个月,黄文斌都用一个广州的手机号与房东联系,并支付房租。但是,每次回拨那个电话,均无人接听。
10月26日,记者和蓝阿姨换了多个电话拨打那个广东的手机号,均无人接听。
因担心被银行或法院误会自己“包庇女儿”,“病急乱投医”的蓝阿姨还特意写了一份情况说明书,到北湖派出所“报案”,称女儿已经“失踪”好几个月了,要求将她列为失踪人口……听闻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北湖派出所的民警唏嘘不已。民警告诉蓝阿姨,照蓝阿姨的描述,其女黄文斌的行为是“信用卡恶意透支”,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信用卡恶意透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若是在公安机关立案后、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民警建议蓝阿姨通过各种方式劝女儿早日回来偿还债务。
“她欠了那么多钱,自己却躲起来了,把这个烂摊子留给我。天天被人电话追债,我现在快要疯了。”蓝阿姨对记者说,“请你们帮我呼吁一下,让老三早点回来解决此事吧。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蓝阿姨看着眼前一封封来自银行的催款通知书,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代生活报 覃燕燕 余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