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休息时,岩高仍在学习。
课堂上,岩高很专心。
在家里,儿子给老爸辅导功课。
深感没文化不行 不顾亲戚朋友反对佤族汉子年近40上小学
“儿子上初中,老爸脱产上小学。”这件事很快就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不胫而走,围绕这个年近40岁、有两个孩子的佤族汉子岩高的上学问题,亲戚朋友曾反对和规劝过,老师曾怀疑和吃惊过,小同学曾笑话过……
记者采访发现,岩高之所以要脱产上小学,与他曾因没文化吃了许多苦有直接关系,而今已升入小学二年级的他,和同学关系融洽,在老师眼中也是一个好学生。
上学 ?
遭亲戚朋友反对
3日晚,记者找到岩高家,他家就在县城边,房子盖得比较讲究。热情好客的他,见有客人来,马上倒上酒敬上,他自己也破例喝了一点。“我原来也很少喝酒,后来上学后就几乎不喝了。”岩高说,因为回家要做家庭作业,另外要早睡早起上好每一节课。
岩高老家在西盟县的翁嘎科乡,2006年,他和妻子带着儿女搬进县城。“女儿今年17岁,没上学了;儿子今年15岁,上初二;我今年38岁,上小学二年级。”岩高介绍。
关于上学,岩高告诉记者:“2005年我就有读书的想法了,和妻子商量,她一直不同意。”事实上,不仅妻子娜路反对他上学,其他亲戚朋友也都反对和规劝过,他们都认为这么大年纪还去读书,有点不务正业,养家糊口才是正事。
但岩高并没有死心,他说服了儿子当自己的老师,可惜没多久儿子就认为老爸太笨,不愿意教了。
老师 ?
我们以为开玩笑
2005年,岩高曾找过西盟县民族小学校长胡文斌,咨询上学的事。“我们都以为他在开玩笑,也就没有当一回事。”西盟县民族小学副校长李玉萍说。后来,岩高考虑到妻子反对,加之家里正盖房子,上学之事,就此搁浅。
去年,岩高又找到西盟县民族小学,恳求招收他上学。“我们当时想,他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也就同意他来了,不收任何费用,但要求他不准影响到其他孩子正常上课。” 李玉萍告诉记者。
求学 ?
没文化吃许多苦
为什么30多岁还要上学呢?岩高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家在偏远山村,家庭贫困,失去了上学的机会。“那时看到小伙伴去上学,我很难过,躲着哭过几次。”岩高介绍,长大后由于没有文化,吃了许多苦。
现在生活好了,但他总觉得没有知识是一辈子的遗憾。“有一次我带妻子去普洱市,打的跑了许多地方找洗澡室,花了40元钱,最后发现我们住的旅社边就有一个洗澡室。”岩高表示,要是读书识字,就不会花那么多的冤枉钱。不会算账,做生意吃亏;由于驾照过期不知道被交警暂扣摩托车罚款……很多吃亏的事,岩高表示“不愿再提,提起就心酸”。
“和妻子商量了5次,她终于同意我去读书了。”岩高说,当时也想让妻子娜路一起去上学,但考虑家庭需要,最终娜路没有去。娜路腼腆地告诉记者,现在她主要打理家务,让老公、儿子读好书。
紧张 ?
上课上得大汗淋漓
2008年,岩高跨进了校门,报名时既高兴又有点尴尬。“老师们以为我是来给娃娃报名的,而不少学生还以为我是老师呢!”
岩高被分在班里最后一排,他告诉记者,第一天上课很紧张,整天都大汗淋漓的。而同班的小朋友也觉得这个叔叔很奇怪,这么大还来上学。就这样,岩高开始了风雨无阻的脱产上学。
“开学一个月后,我从老师那里了解到,岩高不迟到,不旷课,我们才突然觉得他是真正想读书。”李玉萍告诉记者,岩高很尊重老师,也会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在班上也还可以,有时放学后还会用摩托车送同学回家。
“现在电话号码我认得了,也知道一些简单的字,不过觉得语文还是比较难学,特别是拼音很难。”岩高说,他至少要将小学上完,以后做点生意,经营好家里的3000棵橡胶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