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九类骗局
★谎称奥运会数枚奖牌下落不明,国家正高价收购
★推销假冒的奥运纪念物
★假冒相关部门名义向社会征集所谓奥运献爱心费
★假冒相关部门名义推销各类奥运书籍
★谎称能通过关系购买奥运债券、奥运基金
★虚假发布奥运中奖信息,再收取手续费、奖金税等
★假冒有关官方票务网站,发布虚假票务信息
★对外销售可以收看奥运节目的手机进行诈骗
★开展培训奥运小记者并借此收取费用
进入8月,全国人民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北京奥运会,但在某些人看来人们对于奥运的热情正是发财的良机。近期记者采访发现,各种打着“奥运”旗号,并假借公证之名的中奖陷阱花样翻新。
“中奖”活动陷阱重重
在奥运开幕的几天前,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姚先生接到了一封没有邮寄人信息的信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以“北京市奥组委”名义寄来的“兑奖通知”,同时附送了一张刮刮卡。按照通知的说法,收信人只要刮开随信赠送的刮刮卡,即可参与到“迎奥运、中大奖”的活动中。怀着试试运气的心理,姚先生刮开了刮奖区,结果真的让他喜出望外,竟然中了二等奖,奖品是一辆价值十几万元的丰田轿车。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姚先生还是有点半信半疑,看到兑奖通知的公证信息上提供了北京某公证处的网址和公证员的姓名,他就试着从网上登陆了该公证处网站进行查询。结果发现在该公证处网站首页的新闻栏目下,排在第一项的果然是自己参加的奥运中奖活动。姚先生点击该条信息进入到打开的二级页面内,其中包含了此项活动的全部相关信息,甚至连各种相关的“红头文件”和认证信息也一应俱全。至此,姚先生对于自己中了大奖这一事实已经深信不疑。正当他打算按照对方的要求汇出所谓的“公证费”、“手续费”时,一位亲戚提醒他,“要不打电话到公证处再问问?”
于是,姚先生通过“114”查询到“兑奖通知”上所提到的公证处的电话号码,拨通之后,还没等姚先生说完自己的情况,对方便急切地回答说:“您千万别上当,我们根本就没参与过这个活动的公证!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打来电话问这件事,其中也有不少人已经汇了钱过去,结果发现根本没有这么回事。”
事后,该公证处的一名公证员对记者说,这个令姚先生差点上当的所谓的奥运中奖活动,根本就是打着奥组委旗号设计的陷阱,而姚先生所登录的“公证处网站”也是利用科技手段伪造的,根本不是公证处真正的网站。
假借“公证”骗取信任
姚先生止步于骗局之外,归于亲友谨慎的提醒。记者采访中发现,许多消费者都曾有过类似的“中奖”经历。
“在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之际,奥组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手机号码抽奖活动,您的手机在全国随机抽取中获得三等奖,奖金20万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办理奖金领取的相关手续。需注意的是,领取奖金前请将个人所得税、手续费合计2880元汇至农业银行×××账号上。”一位手机用户向记者展示了他曾经收到过的一条短信,“我身边不少朋友都收到过这条短信,肯定有人上当。”
今年7月,无数的QQ用户都收到了一条“发自腾讯公司”的信息。“您的QQ号被抽选为幸运用户,将获得由腾讯送出的惊喜奖金28000元人民币以及三星笔记本一台,请登陆×××××按网站提示领取您的奖品。”
腾讯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上述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诈骗行为,是不法分子假冒该公司名义实施的诈骗行为。目前,腾讯公司已经在对这类网站进行相应屏蔽处理,在网页上也对用户作出了特别提醒。
“利用人们对于奥运会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于奥组委的信任,设置所谓的抽奖、刮奖骗局。从北京市公证机关接到的有关投诉情况来看,如今的涉奥‘中奖’诈骗活动手段不断翻新,骗子们除了借助奥运这个大旗外,往往还会对诈骗活动进行巧妙的‘包装’。首先是利用知名的公司、网站,以增强消费者的认同感;其次,他们还利用公众对公证越来越强的信任心理,将虚假的抽奖活动伪装成进行过公证的抽奖活动,从而骗取信任。现在北京很多公证处每日都会接到类似的投诉和举报电话。”北京市公证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