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获得信息,2004年中国仓储业业务量增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货物平均库存量增长,周转速度明显提高;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节点的作用已被领先企业视为战略性策略;建库出租成为一种时尚;新式库房中,货架、托盘、叉车组合成为主流;大客户在多个城市租库,对储存货品的多点查询需求越来越迫切;清理整顿物流园区并未妨碍仓储业的发展。
冷静看待中国仓储业的发展现状,客观评价仓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面临的问题,才能在企业改制和业务拓展方面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仓储协会徐文彩会长。
“目前的中国仓储企业,正在由传统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转化,这是一个大趋势。但在转换过程中,还不是特别的理想化。从全国的仓库情况看,我的估算还是4亿平方米左右。”徐文彩进而分析,过去的统计数字就是4亿平方米左右,现在在数量上并没有增加。很多位于城市内的库房,现在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已经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基本上都已经改作他用,这在数量上占了相当大比例;而保留下来的往往是位于城乡交界地区的库房。比如北京马连道的商业库房和物资库房,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在更远的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又新建了一批仓库,其中很多农民也新建了一批仓库。此削彼长,仓库数量仍然保持在4亿平方米的水平。
现在的库房在功能上也与过去不同。徐会长介绍,以前的仓库是储存型的,只是起着“蓄水池”作用,货物存放往往时间很长;现在流通快了,很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货物存放需求减少,进出货的速度逐渐增加。
中国的仓储格局,与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在仓库的数量、质量、技术应用方面,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徐文彩认为,物流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被人们重视,仓储也是如此,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在体制改革方面,国有仓储企业传统的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造。徐文彩说,现在,绝大部分中小仓储企业,体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效益开始提高。而大型的国有仓储企业,资产庞大、人员偏多,运作上难以处理,在改制速度上很慢。股份制改造或合资合作,必须把上述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这是中国大型仓储企业在改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徐文彩称,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有鼓励政策,但企业在实际情况的操作上,还有一定难度。仓储企业改制的目标是肯定的,但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尽管如此,仓储企业在管理机制上还是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实践。
徐文彩认为,中国仓储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具有一定规模、设施齐全、技术应用比较完善的仓储企业,要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从整个供应链、物流链的角度考虑自身业务,进行物流全过程的运作。企业要增加服务功能、设施、人才,经营运作上要从单纯的仓储走出来,延伸到整个物流链的多个环节。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与外部合作连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没有纯粹的社会化服务的外商独资仓储企业。徐文彩分析,跨国仓储企业尚未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完全、清晰的了解,现阶段只能从专业服务的角度进入中国市场,在条件成熟之后扩大业务范围,最后进行全面进入。这部分外资进入的速度,很可能比中国国有仓储企业改制转型的速度还有快。外资仓储企业,有先进的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成熟的运作模式、先进的技术和国际化的客户,只要把中国的情况了解清楚,肯定会迅速进入。与之相比,我们的国有仓储企业在资金、技术上还有欠缺,特别是高端技术和管理手段差距较大。
相对于综合性、社会化的跨国仓储企业而言,专业性和行业服务的外资仓储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近20年的时间,受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限制,很多的业务功能和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但扩大市场占有规模的意愿已经越来越强烈了。
影响中国仓储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徐文彩认为,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仓储业提升服务质量才会有更高的要求。如果仓储业的发展速度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资金投入、管理手段、风险控制都有出现问题的可能。现在仓储企业扩大投资,进行市场网络化建设,基本都是自有资金运作,在投入与风险考量中都有自己的判断。影响中国仓储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的因素,还包括企业在观念上存在的小农意识,大而全,小而全,影响仓储外包业务的开展;在物流仓储规划上,现在还缺少整合资源的整体考虑;中国物流仓储企业还存在着人才短缺等问题。
目前仓储企业是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结构散,而市场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外在表现形式是盲目降价,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到提高服务质量的高度。徐文彩说,仓储物流企业应当是整体的、联合的、合作的,应当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良性竞争,在良性竞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一起成长。要想真正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仓储企业应当有所准备:要有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的准备,要做好资金准备,要做好人才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