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荐:画面饱含深情,对“众志成城”作出了深刻诠释
紧急搜索:为“雕塑”历史瞬间,962111邀请图中人士讲述当时场景
“色彩饱满,人物丰富,表情生动!这是一张应该被历史永远铭刻的照片,也是最应该被刻成雕塑的地震图片,应该被永久保留起来!”近日,在全球最大的中文摄影论坛色影无忌上,网友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一张地震救援图片,他们认为,纪念雕塑应该展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发人奋进的力量,而这张照片,不仅深刻地体现了“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的主题,展现了面对灾难时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无畏精神,还对生命有着积极鼓舞的力量。
本报记者经过多方寻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昨日下午找到了图片作者——《新京报》的摄影记者赵亢。正在四川采访的他告诉记者,这张图片拍摄于5月15日下午,在都江堰紫坪铺水库临时码头处。为了寻找图片中的人物,本报特开通热线028—962111,请图片中的人物、或知道图片中的人到底来自何方的市民,与我们联系,告诉我们图片拍摄的那一瞬间所发生的故事。
网友热赞
“13人抬1人”照片应做成雕塑
这张“13人抬1人”的图片展现的是一个救援场景:着军装 的解放军、着橙色衣服的专业救援人员、着白色衣服的医生以及着便装的志愿者,他们组成了一个救援小梯队,正抬着一副躺着伤员的担架,在松散的碎石路上艰难地跋涉着。细细数一数图片上的救护人员,竟有13人之多。
“或许从摄影构图上来说,这张照片不见得最好,但它所体现的精神、所表达的含义,却是那么丰富,那么满含深情。所有人物都具有雕刻般的神态和动作,协调而且各具形态,整个画面给人造成一种视觉震撼。而且照片本身反映的意义非凡,是救援现场的代表作,的确该被刻成雕塑,以此纪念此次大地震。”网友“刘方圆”赞同地表态。
“它确实可以作为雕塑的母本,竖立在某个广场中央,作为中华民族坚韧向前的民族魂!”网友“与泽”也极其认真地留下了这样的言论。
记者注意到,这张照片已经被多个网站、论坛转载,天涯社区甚至还将它做成了网页封面主图。有网友甚至将这张照片与鼓舞了许多美国人的硫磺岛战役图片做了对比,认为“不相上下”。还有网友用软件将图片做成了浮雕模式,以供参考。本报记者 薛玲 摄影 《新京报》赵亢
○962111大搜寻
图片中的人物 你们在哪里?
记者注意到,在赵亢所拍摄的该组照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见有四名医护人员的背上印着“成都120”的字样,而在担架最前方的两名解放军应该都是士官。或许是因为要顾及伤员,还要避免被脚下的碎石给绊倒,他们走得很坚定,头埋得低低的,全都注视着脚下,所以我们无法清晰地看见他们的容貌。因而今日,我们特别开通热线028-962111,请图片中的人物、或知道图片中的人到底来自何方的市民,与我们联系,告诉我们图片拍摄一瞬间所发生的故事。本报将竭力联系有关部门,以促成将该图片刻成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品格的雕塑作品,您的讲述将可能为艺术家提供创作依据和灵感。
本报探寻
图片作者为《新京报》记者
如果要做成雕塑,必然要知道拍摄地点和拍摄时间,而这些,唯有找到图片作者才能得知。但这张图片的作者到底是谁?从24日下午开始,记者就在找寻图片作者。
仔细查询各大搜索网站,记者所能找到的仅仅是这张照片。图片说明有很多种,有赞扬军人不畏艰险的,有讴歌救援人员万众一心的,但仔细查阅后,记者发现这些图片说明基本都是网友自己加缀的文字,基本与图片作者无关。
随后,记者又查询了人民网图片库,但依次看完与本次地震有关的1000多幅照片后,仍没有发现同一场景的图片。最后,记者四处寻找各个报社的图库,依次翻阅其报社记者所拍摄的地震图片。终于,在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新京报》的一组图片中,找到了两张类似场景的图片:两张图片中,抬担架的人物位置、服装基本相似,而且担架上的伤员所盖的被子花色也完全相同。图片作者名叫赵亢。
连线图片作者
图片摄于15日紫坪铺码头
昨日下午4时许,记者与《新京报》报社取得了联系,并获知了正在四川采访的摄影记者赵亢的手机号码。拨通赵亢的手机后,他告诉本报记者他正在前线采访。“对的,那张照片是我拍的。拍摄地点就在都江堰紫坪铺水库临时码头处。”听完记者的来意,爽朗的赵亢一下就认可了,图片作者终于找到了!
据了解,这张图片拍摄于5月15日下午,当时的情形是:解放军从汶川映秀镇解救下来的地震幸存者,乘坐冲锋舟被安全转移到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的临时码头,当担架被抬下冲锋舟时,守候在码头边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一下就冲了上来,帮忙抬起了担架。赵亢的相机随即举起,对准了这个动人的瞬间,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照片,其中就包括这张“13人抬1人”的画面。 |